| 学 院:通识教育学院 课程名称:大学英语1 课程性质:公共课 主讲教师:王诗宇 职 称:助教 | 
一、案例综述
(一)课程简介
大学英语(一)是非英语专业专科学生一门重要的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在各个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起重要作用。本课程在指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综合基础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语法、词汇与篇章结构、语言功能等,训练其基本语言技能,培养其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和获取外界信息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大学英语的基础知识,为以后专升本和英语等级考试奠定坚实的语言功底。本学期课程学习可以使学生增加700-1000左右词汇,听懂日常英语短对话,并且能比较顺畅地用英语进行日常生活交流。
(二)结合章节:
Unit 4 Shops and Shopping
(三)学情分析:
作为高职大一学生,经过中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具备一定的英语词汇量和基本语法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英语交流与阅读。然而,由于体育舞蹈专业对英语要求相对不高,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投入的精力有限,其英语听、说、写能力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对于国潮这一概念,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有所耳闻,也接触过一些国潮产品或现象,如国潮服饰、国潮音乐等,但这种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缺乏系统深入的认识。他们可能知道某些国潮品牌的流行款式或热门国潮活动,但对于国潮背后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历史渊源以及其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的价值与意义等深层次知识了解不足。
大一学生正处于青春活力、追求时尚潮流的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国潮作为当下时尚文化领域的热门话题,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他们希望通过学习国潮产品介绍,不仅能提升自己的时尚品味和文化素养,还能更好地理解当代中国文化在全球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这种情感上的共鸣也将成为他们学习的重要动力。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与常见国潮产品相关的英语词汇、短语及表达句式,以及描述产品特点、材质、制作工艺、文化内涵等方面的英语表述,能够准确进行国潮产品的英文介绍与交流。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包括口语表达以及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将国潮元素与体育舞蹈专业相结合,例如设计具有国潮风格的体育舞蹈服装、道具,提升学生的创意实践能力。
价值目标: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心,通过深入学习国潮产品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与自豪之情,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五)思政育人目标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李宁在品牌重塑过程中,大量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在服装设计上采用中国传统色彩、图案与汉字元素,在运动产品中结合武术、太极拳等传统体育文化元素进行创新设计。通过国潮产品李宁悟道运动鞋的介绍,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商业产品中的应用与价值,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分析李宁品牌在国际体育赛事与时尚舞台上的表现,如在纽约时装周等国际舞台上的走秀,展示中国国潮品牌的实力与魅力,激发学生对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信心与期待。使学生认识到国潮文化在国际时尚舞台上的影响力逐渐扩大,鼓励他们在未来的体育舞蹈专业领域或其他职业道路上积极传播中国文化。
(六)案例意义
1.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在对李宁悟道运动鞋国潮元素的剖析过程中,例如其可能采用的中国传统图案、文字或象征符号等,学生能够深入探究这些元素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文化意义。学生通过研究这些元素,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国传统文化宝库的大门,使他们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认知。
2.激发创新思维与设计能力
引导学生基于对李宁悟道运动鞋的研究设计一款国潮产品,这一过程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他们需要思考如何在自己的设计中合理运用国潮元素、色彩搭配以及满足实用性需求,这要求学生打破传统思维定式,进行跨领域的思考和创意组合。
3.培养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在设计一款国潮产品的实践任务中,学生通常需要分组合作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共同确定产品的设计理念、国潮元素的运用、颜色搭配方案以及实用性功能设计等。通过这种团队协作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案例解析
(一)思路与理念

(二)设计与实施
1.课程导入(10分钟)
教师询问学生“China-chic”的含义,让大家通过视频找出答案。播放一段关于李宁品牌在国际时装周上展示国潮产品的视频片段,视频结束后,让学生回答“china-chic”就是国潮。接着问大家国潮是什么,给学生们展示国潮的含义。接着展示一些生活当中的国潮产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知识讲解(15分钟)
(1)国潮元素介绍
展示李宁悟道运动鞋的图片,用英语向学生介绍鞋面上的中国文字,如“悟”的含义和文化象征。例如:“It symbolizes the pursuit of self-discovery.”。介绍鞋子设计中借鉴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元素,如鞋型设计可能参考了古代建筑线条,讲解中涉及到“structural lines(结构线)architecture style(建筑风格)”等英语词汇。
(2)颜色特点讲解
描述李宁悟道运动鞋的颜色搭配,如经典的红与黑组合,向学生解释红色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如象征喜庆、热情等,并用英语表达:“Red is a powerful symbol of good luck and prosperity.”同时教授颜色相关的英语词汇,如 “gold(金色)”“green(绿色)”“yellow(黄色)”azure(天青色)等。通过对不同颜色的对比,分析其对应的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五行元素金木水火土,让学生不仅感受到颜色带来的视觉冲击,还能够感受到文化美。
(3)产品实用性分析
讲解运动鞋的鞋底材质、鞋面透气性等实用性功能,用英语介绍:“The shoes are constructed using a combination of premium quality leather and highly breathable fabrics.”教授相关词汇“breathable(透气的)”“durability(耐久性)”等。
3.小组活动(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 - 5人,要求小组合作设计一款国潮运动产品,可以是运动鞋、运动服装或运动配饰等。
各小组在设计过程中,需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讨论产品的国潮元素、颜色特点和实用性,并记录设计思路和产品介绍的英语草稿。每个小组将活动成果上传至学习通平台,并对其它小组的作品进行评分。教师巡视各小组,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积极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时尚理念。
4.小组展示与评价(5分钟)
根据学生的评价,展示获得第一名小组的作品。该小组运用AI技术将作品介绍生成为一个视频。向学生们展示该视频,最后教师点评,该小组设计的是“云龙舞蹈服”,从国潮元素、颜色设计以及产品的实用性三方面清楚的介绍。教师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点评,肯定学生的优点和创新之处。
5.课程总结(3分钟)
教师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国潮的含义,李宁悟道运动鞋的国潮元素、颜色特点和实用性介绍。
强调国潮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关注国潮文化,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英语应用能力,为传播中国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6.课后作业(2分钟)
思考国潮对我们的生活有怎么样的影响。通过课后作业,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和对国潮文化的深入理解。
三、案例反思
(一)效果与评价
1.教学效果
(1)知识与技能提升
学生通过对李宁悟道运动鞋的学习,掌握了丰富的运动产品相关英语词汇,如各类国潮元素(dragon pattern -龙纹、embroidery -刺绣等)、颜色(scarlet -深红、black -黑色等)以及实用性描述(sole -鞋底、breathable -透气的等)的专业英语表达。在小组设计产品并用英语介绍的环节中,多数学生能够较为流利和准确地运用这些词汇和句型来阐述自己的设计理念和产品特点,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得到显著锻炼。
经过对国潮产品设计过程的实践,学生们对产品设计的流程和要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将国潮元素、颜色搭配与实用性功能有机结合,创新设计能力得到激发。例如,有的小组在设计运动服装时,巧妙地将中国传统剪纸艺术融入领口和袖口的设计,同时选用具有弹性和吸汗功能的高科技面料,并搭配富有中国传统韵味的色彩组合,展现出较高的审美水平和设计素养。
(2)思政教育成效
文化认同感增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们深入了解了中国传统元素在国潮产品中的创新应用,如李宁悟道运动鞋所展现的中国文化魅力。从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对国潮产品表现出的浓厚兴趣以及在设计中主动融入中国文化元素可以看出,学生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得到了极大提升,激发了他们进一步探索中国文化的热情。
文化传播意识萌芽:在小组展示环节,学生们用英语向同学们介绍自己设计的国潮产品时,不仅注重产品本身的特点描述,还努力向听众传达产品背后所蕴含的中国文化内涵。这表明学生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作为体育舞蹈专业的学生,他们也有责任和义务通过自己的方式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文化传播的意识在他们心中逐渐萌芽。
2.教学评价
(1)学生评价
多数学生表示非常喜欢这种将国潮与英语教学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他们认为通过学习国潮产品,让原本枯燥的英语学习变得有趣且富有意义,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英语知识。学生们对小组合作设计国潮产品的环节评价较高,认为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让他们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有学生反馈:“在小组里大家一起讨论设计方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们互相交流、互相启发,最后设计出的国潮运动配饰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这让我对自己的设计能力更有信心了。”
(2)教师评价
从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尤其是在小组讨论和展示环节,表现出较高的热情和积极性。学生们在学习国潮元素英语表达时专注度较高,能够及时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并在后续的产品设计介绍中较好地运用。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在英语表达的准确性和逻辑性方面仍有待提高,尤其是在描述产品实用性与国潮元素的关联时,存在表达模糊或混乱的情况。
(二)教学反思
1.教学内容优化
在讲解国潮元素、颜色特点和产品实用性时,进一步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历史和科技内涵,并与英语教学更紧密地结合。
2.教学方法改进
加强对学生英语表达准确性和逻辑性的训练。在课堂教学中,增加英语写作和口语表达的专项练习环节。
3.教学资源拓展
在学习通平台上设置在线讨论区和答疑板块,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交流学习心得、提出问题,教师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和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
